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
0

以前我們總是覺得電腦很理性,只會算數字、跑邏輯,但情感計算希望電腦不只聰明,還能夠察覺人類的情緒。
情感計算(Affective Computing)就是「教電腦讀懂人類的情緒」,是麻省理工學院(MIT)教授 Rosalind Picard 在 1997 年提出的概念,主要研究如何讓電腦能夠識別、理解、模擬與回應人類情緒。結合心理學、神經科學與人工智慧技術,目的是讓機器不僅具備邏輯推理與計算能力,更能洞察人類的情感狀態。
比較傳統的人工智慧技術,專精於「理性」與「數據」,而情感計算則可以滿足「感性」方面,使人機互動更加自然與人性化。也讓電腦從「工具」轉變成「陪伴者」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5/20178322bwBc21QnaL.jpg

情感計算的核心技術
情緒辨識(Emotion Recognition)


利用聲音(語速、音高、停頓)、表情(臉部肌肉動作)、姿態,甚至生理訊號(心跳、呼吸、皮膚電反應)來偵測情緒。
例如筑波大學研究團隊提出的非接觸式多模態情感辨識框架,可同時蒐集心跳、呼吸與語音資訊,並使用 AI 分析人類情緒。

情緒理解(Emotion Understanding)
結合語意分析與上下文,判斷人類在特定情境下情緒的來源與影響。
可以透過自然語言來處理(NLP)來分析文字中的情感色彩。

情緒回應(Emotion Response)
AI 不僅能偵測情緒,還能以適當的方式回應,例如語音助理在偵測到焦慮語氣時,給予安撫式回應。

情感計算的應用領域
醫療照護
協助醫師與護理師偵測病患情緒,降低醫護人員的「同理心」
用於心理健康監測,例如透過語音與表情分析,提前察覺憂鬱症或焦慮症傾向。

教育
AI 學習助理可根據學生的專注度、挫折感或興趣變化,動態調整教材與教學方式。

智慧生活
智慧家居系統可偵測使用者情緒,自動調整燈光、音樂與環境,營造舒適氛圍。

人機互動與娛樂
遊戲與虛擬實境(VR)可根據玩家情緒變化,動態改變劇情或遊戲難度,提升沉浸感。

商業與顧客服務
客服 AI 可透過語音或文字辨識顧客情緒,適時安撫或給予更貼合的回應。


情感計算正逐漸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。
隨著科技發展進步,科技逐漸能理解人類的情緒,它不再是冰冷的機器,慢慢成為能與我們共情、合作與療癒身心的存在。
從醫療到教育;從智慧家庭到心理輔助,情感計算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。


知識小學堂 | 自然語言處理與情感分析
自然語言處理(NLP)是人工智慧的重要技術之一,能夠透過 NLP從龐大的文字數據中迅速捕捉人類情緒,並應用於各種場景。
像是在客服系統中,NLP 可即時分析顧客留言,判斷情緒屬於正面、負面或中性,並將急需處理的案例優先交由人工客服,提升服務品質。
於社群媒體環境中,企業可利用 NLP 追蹤消費者對品牌或產品的情感反饋,協助掌握市場動態,調整行銷策略。
醫療方面,NLP 能協助分析病患的語言表達,偵測其心理狀態,為診斷提供輔助依據。
教育場景中,NLP 亦能辨識學生回饋中隱含的焦慮與挫折,進而提供更貼近需求的學習支持。
整體來說,NLP 不僅讓機器更懂得人類語言,還能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洞察情感,推進人機互動的未來發展。/images/emoticon/emoticon47.gif


下一篇
【他不能動彈,卻能點餐:機器人如何讓臥床者重獲存在感?】
系列文
AI 情感偵測:從聲音到表情的多模態智能應用2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